幼兔育肥是指仔兔斷奶后即開始催肥。至2.5~3月齡體重達到2~2.5千克時即可出售。此階段幼兔生長發育快。又由于剛斷奶。消化能力差??共×θ?。適應性差。其主要技術環節為:
一、編群分組催肥
按幼兔體質強弱、日齡大小。將斷奶日期接近或生長發育差異不大的幼兔編群分組。每組20~50只。每平方米1~1.5只;籠養時每籠以3~4只為宜。太多會擁擠而影響發育。
二、三階段育肥法
即**階段以精料為主。青粗料為輔(快速生長。拉大骨架);第二階段以青粗料為主。精料為輔(加大采食量。鍛煉消化機能);第三階段以精料為主。青粗料為輔(目的是快速催肥)。
三、科學搭配飼料
喂給幼兔的飼料必須容積小。營養價值高。易消化。而且粗纖維必須達到要求。**適宜的肥育飼料有玉米、燕麥、大麥、麩皮、豆餅、馬鈴薯、甘薯等。參考配方為:肥育前期為青干草粉70%、玉米粉(面)11%、豆餅5%。麩皮10%、骨粉3%、食鹽1%;肥育后期為青干草粉10%、玉米粉(面)80%、麩皮6%、骨粉3%、食鹽1%。要多喂些營養價值高、易消化的精飼料及多汁的青飼料。如豆秧、蒲公英等。適當補充一些動物性飼料。飼料一定要清潔、新鮮。飼喂量隨著月齡的增長逐漸增加。防止喂料突然增加或突然改變。
四、做到少喂多餐
日喂量以基本吃飽為宜。飼喂時應少喂多餐。每日喂4次即早、中、晚、22時(晚上10點);飲水以自動飲水器或自流瓶式為宜;環境溫度以5~25℃為宜。前期要增加光照。后期(尤其是宰前15天)光照要暗。
五、注意環境控制
幼兔籠舍要放置在向陽、背風、干燥的地方。使幼兔多接受陽光照射。但不易放強光下照射。冬季室內飼養。溫度應保持在5~10℃。同時要搞好室內及籠舍衛生。兔舍每天必須堅持打掃。墊草要勤換。并保持干燥。
夏季氣溫高。兔舍外應搭涼棚或種植葡萄、絲瓜、南瓜等藤蔓類植物遮陽。并采取開啟門窗、潑水、噴霧、開電風扇等方法降溫。
保持兔舍清潔干燥。相對濕度不超過60%;過濕時撒碎干草、沙土或生石灰、草木灰等。吸濕、消毒殺菌?;\養兔。每周早晚涼爽時放出2~3次進行運動。但時間不宜太長(須由專人看管)。夏季可在早晚天氣涼爽時喂飼料。供足清潔衛生的飲水。并在水中加入1%~1.5%的食鹽。
六、及早預防疾病
幼兔25~35日齡時。在飼料中添加敵菌凈。每只兔每天喂給1毫克;36~45日齡時。在飼料中添加氯苯胍。每只兔每天喂兩次。每次1片;60~70日齡時。每只頸部皮下注射兔瘟疫苗1.5毫升。要經常觀察兔群的健康情況。發現病兔應及時進行隔離和治療。夏季要做好消滅鼠類、蚊蠅等工作。禁喂霉變草料。定期免疫接種兔瘟等疫苗。嚴防傳染病的發生。